课程思政之校级示范课程|《科学技术哲学》:探究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当代内涵,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创新精神
编者按
为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合力,加强课程思政经验共享,我们将持续推出课程思政之优秀课程案例、聚焦建设动态、特色项目展示等模块。
自2021年10月,教务处公众号已陆续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新华网“新华思政”版块展播的优秀课程以及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进行推送宣传。从本期开始,课程思政之优秀课程案例版块将陆续为大家展示中国人民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风采。本期推出的课程为哲学院王伯鲁教授及其教学团队讲授的《科学技术哲学》。
基
本
情
况
本课程为哲学专业的基础课与全校通识教育课,面向大二或大三学生,主讲教师为王伯鲁教授,课程团队成员包括刘大椿、刘劲杨、刘永谋、马建波、王小伟、滕菲等。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知识和技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基础上提炼和概括出来的,是历代前辈先贤聪明才智的结晶和迭代。先哲们的意志、品德和价值诉求会渗入这些知识和技术之中,即知识与技术并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隐含着意志指向和价值诉求的。如果能够发掘和借鉴这些内嵌价值,以知识与技术传授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就可以发挥潜在的思政功能,促使学生品德与能力协同并进,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
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
本课程立足于科学技术的价值负载,试图探索课程思政的新进路。其马克思主义哲学渊源清晰,思政资源和要素丰富,具有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基础。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原理、原则等精髓融入课程讲授之中,协力塑造学生的“三观”、意志品格、行为规范,以德立学,教书育人;另一方面,通过深入挖掘课程中独特的思政资源或要素,化抽象为具体,促使思政教育更加丰富、具体、生动、真切,贴近学生成长需要,实现育人和育才的协调统一。为科学有序地推进《科学技术哲学》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围绕如下5个方面展开探索性建设:
第一 First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当代内涵的挖掘和提炼。
当代科学技术正酝酿着新一轮革命,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趋势,已演变为现代社会的最大内生变量。教学团队紧跟时代步伐,以探究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当代内涵为根基,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课程教学之中,有助于强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时代性,促进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让学生因学而信、学以坚信,坚定“四个自信”,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当代科技发展,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第二 Second
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精髓,科学家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两者密切相关,关涉科学价值观。本课程着力挖掘著名科学家,尤其是中国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和案例,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之中,既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科学价值观的理解,又能使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愈挫愈奋求索精神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第三 Third
培育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通过示范、激励和启发教育逐渐培养起来的。本课程力求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领域,培养他们发现和研究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剖析历史上科学家、技术专家和工程师的创新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创新历史,自觉投身“双创”实践活动之中。
第四 Fourth
强化批判性思维。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正确引导和驾驭加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本课程着力引导学生突破自身专业视域的局限,提高反思和批判能力。反思和批判是创新活动的重要特征,其中的科技伦理学、工程伦理学提示学生既要重视科学技术创新的功利价值,也要综合考虑创新活动的社会影响以及伦理道德层面的冲击。
第五 Fifth
训练跨学科思维方式与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演进,学科分化越来越细,基于分工的狭隘知识视域对研究问题的阻碍越来越明显,因而不断有学者呼唤学科融合和跨学科的研究路径。实践表明,跨学科是创新出成效的有效方法。该课程融合文理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明显,体现出很强的问题学而非体系学的研究意识。知识综合不仅是自然科学内部的融合,也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融合,甚至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科学技术哲学在促进学生知识综合过程中将大有可为。
课程思政“N种打开方式”
01.✦
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和“新文科”建设,将《科学技术哲学》课程由哲学专业的基础课拓展为通识教育课,扩大了课程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已列入学校的“123”金课建设计划,获评2021年度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重点项目)。
02.✦
提供精选的课程经典文献目录及其电子版文本,鼓励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读经典文献,撰写读书笔记,并记入平时成绩,着力培养学生研读经典,穷根究源的研究能力。
03.✦
每一节课程以1-2主题为中心展开,并给出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下一节课堂的思考和讨论题目。课前将课件、思考和讨论题目发到课程微信群里,引导学生预习,思考问题。
04.✦
每一次课设置30分钟左右的分组讨论环节,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集中讨论上一节课给出的思考和讨论题目。小组讨论由任课教师和助教组织与点评,学生发言表现记入平时成绩。
05.✦
充分利用课程微信群。课程微信群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除过传递课件等课程资料外,也是课堂考勤、课外讨论和解答问题的平台,是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06.✦
探索新型评价方法和机制。多渠道听取学生乃至用人单位对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以及课程教学的意见与建议;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引入同行专家随堂听课机制,听取他们的建议或评估意见,促进任课教师改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拟开发包括教材、教案、课件、讲座、案例、访谈、慕课、在线课堂等形式在内的课程思政资源,与兄弟院校同行开展合作,建设《科学技术哲学》课程思政资源库,并面向高校和社会开放,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辐射范围,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
文案 | 哲学院、教务处本培办
编辑 |大桥